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钱宏俊
(2015年9月23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焦林区长委托,我代表区政府向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作“关于生态清洁小流域运行管护工作情况”的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 盘龙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基本情况
(一)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来源
松华坝水库作为昆明市的重点饮用水源,每日为昆明市主城区供水45万立方米,占主城区总供水量的30%以上,随着污染日益显现,对松华坝水库水质影响严重。因此,为逐步确立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路,盘龙区自2010年以来,全区共投入资金5712.18万元,建成并投入运行生态清洁小流域3个,流域面积53.62平方公里。具体情况为:投资2760万元,于2010年10月启动,2011年2月建成阿子营铁冲生态清洁小流域,流域面积18.56平方公里;投资973万元,于2013年2月启动,2015年6月分三期建成滇源老坝生态清洁小流域,流域面积17.83平方公里;投资1979.18万元,于2014年9月启动,2015年7月建成松华双玉生态清洁小流域,流域面积17.23平方公里。
二、 生态清洁小流域运行管理情况
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由区水务局负责牵头规划设计,由科信、环保、城管、农林、水务(滇管)、文体等职能部门和街道按照规划方案,结合各自职能开展建设,建成后统一移交至属地街道办事处进行运行管护,各职能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检查及考核。截止目前,铁冲、老坝生态清洁小流域已移交属地街道办事处负责运行管护,双玉生态清洁小流域已完成验收待移交。具体运行管护情况如下:
(一)制定方案,强化流域生态湿地管护
一是为切实加强生态湿地管护,区政府于2011年制定并下发了《盘龙区生态湿地运行管护工作方案》,方案对管护机构、管护范围内容、工作职责等内容进行了明确,铁冲生态清洁小流域169.9亩生态湿地一并纳入管护范围;二是由区滇管局牵头制定了生态湿地运行管护质量要求及标准,并负责日常管护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三是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结合每个湿地实际,制定具体管护措施,安排专人负责辖区生态湿地日常管养维护,做到每个湿地均有专人管护,确保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四是区政府于2011年起,按照每亩每年138元标准安排生态湿地管护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街道进行补助,全区安排湿地管护经费50万元。
(二)制定办法,确保流域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一是为确保流域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处理达标排放,区政府于2012年制定并下发了《盘龙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办法》,办法对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职责、工作内容、监督检查及考核奖励等内容进行明确,铁冲、老坝生态清洁小流域建成的4座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一并纳入管理范围;二是明确属地街道办事处作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责任主体,并由属地街道办事处与村委会签订了管护目标责任书,落实专人按办法要求抓好日常管理工作;三是由区滇管局负责村庄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监督、指导及考核工作;四是区政府每年安排村庄污水处理设施专项经费28.59万元,按照考核情况进行补助,其中涉及生态清洁小流域村庄污水处理站管护经费7.76万元。
(三)建立机制,做到垃圾集中收集处置
生态清洁小流域内垃圾收集处置纳入全区垃圾收集处理范围统一管理,做到日产日清,集中收集处置。一是建立了“组保洁、村收集、街道运转、区处置”四级运转的《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垃圾日产日清运转机制》;二是根据村庄人口及河道、公路长度确定保洁人员数量,做到保洁全覆盖:村庄按照每70户设置一名,河道按照所过村庄每个村1公里设置二名、其余河段2至3公里设置一名的原则配置清扫保洁人员;三是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保洁队伍;四是由属地街道办事处作为保洁工作责任主体,负责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日常管理工作;五是由区城管综合执法局负责监督检查和定期考核;六是区财政将保洁经费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安排,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据统计,铁冲、老坝生态清洁小流域分别配有保洁员18人、13人,每年保洁经费21.6万元、15.6万元。
(四)落实网络化管理,做到河道管护全覆盖
一是对河实施网络化管理,建立了区、街道、村委会、村小组及住户一层对一层、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机制;二是全面落实“包治脏、包治乱、包绿化”的“河道三包”责任机制,做到“河道清洁有人管、河道绿化有人护、违法行为有人查”,实现“水清、岸绿、整洁”的目标;三是由区滇管局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督促街道限时整改。
(五)加强生态管护,促进流域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和良性循环
一是由街道作为管护主体,负责对铁冲生态清洁小流域河道两侧建成的500余亩永久性生态林及乔木湿地进行管护;二是由区农林局负责,将生态林纳入全区水源保护区永久性生态林管理范围进行管护监督检查、指导。通过加强管护,增加生物种群密度,拦截河道沿岸泥沙,吸收污染负荷物,有效消减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减少面源污染,促进流域内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和良性循环。
(六)加强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确保充分发挥效益
涉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交通、水利、亮化、文体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及村间绿化工程。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由受益村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形式,对基础设施进行管养维护,确保各项设施充分发挥效益。
三、 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运行管护经费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
目前,生态清洁小流域范围内涉及的垃圾收集处置、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站、“河道三包”、生态林等项目运行管护经费,已按条块从职能部门列入区级财政预算,但由于区级财政有限,一些项目如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站等运行管护经费采用以奖代补方式补助,补助标准较低,部分项目还未有专门费用(如水质检测、污水收集设施维护、路灯维护、道路维护等)。
(二)运行管护办法机制还需进一步建立完善
一是已建立的《盘龙区生态湿地管护工作方案》、《盘龙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办法》、《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垃圾日产日清运转机制》、“河道三包”责任机制,结合近几年的实施结果,制度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运行管护经费投入及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态湿地水质监测等机制、监管办法还需不断的建立完善。
(三)运行管护人员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各街道办事处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各项目已落实了运行管护人员和措施,但一些项目如村庄污水处理设施,由于技术性强,需要进一步加强运行管护培训,不断提高运行管护人员业务水平,才能确保设施正常,充分发挥其效益。
(四)运行管护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由于生态清洁小流域涉及范围大、项目较多,运行管护难度较大,一些项目还存在管理人员不足、措施不到位情况,管理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栏、节日文艺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在流域范围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让流域内居民充分理解生态清洁小流域对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居民收入、保护水源地水质的作用,动员每位居民主动理解、支持并参与到生态清洁小流域运行管护中来。
(二)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运行管护投入力度。
一是加强与省、市级部门的对接,积极争省市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及松华坝水源保护区项目管护资金支持;二是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不断加大运行管护投入力度。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运行管护机制
一是建立水质监测机制,由区环保局定期对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态湿地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作为考核依据;二是进一步完善《盘龙区生态湿地运行管护工作方案》、《盘龙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办法》、《盘龙区松华坝水源区垃圾日产日清的运转机制》等机制,为运行管护提供制度保障。
(四)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运行管理人员队伍素质
由区级各职能部门牵头,按部门职责定期对生态清洁小流域运行管护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不断增强运行管护人员业务素质,提高运行管护质量。
(五)进一步加强管护力度,确保各项运行管护措施到位
由各街道办事处根据辖区生态清洁小流域运行管护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管护措施,合理确定运行管护人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保障设施正常运转,发挥效益。
(六)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奖励
各职能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和考核办法,定期开展运行管护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督促运行管护单位按时整改,并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以奖代补资金。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生态清洁小流域运行管护工作涉及范围较大、项目较多,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认真梳理、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切实把生态清洁小流域运行管护工作抓实、抓好,确保已建生态清洁小流域各项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居民收入、保护水源地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