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钱宏俊
(2016年7月26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梁崑区长委托,我代表盘龙区人民政府,向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作《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2016年上半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 上半年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指导下,全区财税部门和预算单位深入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和中央、省、市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16年财政收支预算和市政府下达的2016年财政收支计划,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强对我区财税及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同时,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硬化预算约束,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有力保障了全区上半年各项民生支出和重点支出的需要。上半年财政收支执行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截止6月30日,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9355万元,完成预算369461万元的51.25%,超预算时序进度1.25%。与去年同比增收1152万元,增长0.61%。完成市政府下达半年收入计划188247万元的100.59%,超计划进度0.59%,超收1108万元,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在全市第一板块主城五区中,我区收入总量、同比增幅暂排名第三,完成进度暂排名第四。
截止6月30日,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7445万元,完成预算384769万元的56.51%,超预算时序进度6.51%。与去年同比增支11231万元,增长5.45%。完成市政府下达全年支出计划412895万元的52.66%,超进度支出10998万元。在全市第一板块主城五区中,我区支出总量、完成进度暂排名第一,同比增幅暂排名第三。
截止6月30日,全区财政八项支出完成175298万元, 完成预算298450万元的58.74%,超预算时序进度8.74%。与去年同比增支3286万元,增长1.91%。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截止6月30日,全区暂无政府性基金收入,与去年同比减收67万元。
截止6月30日,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80万元,与去年同比增支38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截止6月30日,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0万元。
(四)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目前,昆明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统一由市级财政编列,区级财政暂不编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五)政府性债务情况
截止6月30日,我区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3429.45万元,其中:银行贷款6177万元,其他债务2099.55万元, BT项目尾款2956.90万元,政府置换债券2196万元。在全市各县区中我区政府性债务余额较少,政府偿债风险仍控制在较低水平。
(六)争取上级资金情况
截止6月30日,我区共争取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5522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1208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3439万元。上级资金投入到农业补助、林业补助、就业补助、微型企业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抚恤补助等项目,有效弥补了区级财力的不足。
二、 上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面贯彻落实新《预算法》
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我区依法编制、执行预算,坚持全口径、透明预算,严格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债务风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试编2016、2017、2018年部门预算,实行中期财政规划,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按期公开预算草案及三公经费预算,在年初预算批复中明确提出部门预算信息公开的要求,各预算单位按要求主动公开预算信息。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事项。
(二)千方百计抓收入,确保应收尽收
上半年,我区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抓好收入组织工作。一是积极做好“营改增”后税收征管的衔接、税制转换工作,不断加强对协税护税工作的指导培训,确保改革平稳、有序、顺利进行;二是建立健全收入预报预警、会商会办等机制,强化收入征管措施,抓好月度收入组织,切实落实好收入计划;三是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税力度,加强重点税源的监控,抓好新增税源和漏征漏管企业的清查,全面追缴欠税;四是积极筹集财政资金开展资产购置、封闭交税工作,通过购置企业优质资产,并将购置资金封闭运行用以缴纳企业欠税,实现一举多得;五是深入开展非税收入组织工作,积极弥补税收收入下降和全面“营改增”所形成的收入缺口。
(三)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民生及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今年上半年我区投入3200万元用于校舍安全及校园修缮,投入1834万元用于“数字盘龙”数量化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系统平台建设,投入250万元用于天然气置换工作,投入2356万元用于人民警察警衔津贴调整,投入3307万元用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投入936万元用于松华坝水源区城乡居民保险缴费补贴,投入960万元用于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投入910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投入173万元用于城市医疗救助,投入1056万元用于居家养老及“爱心食堂”等老年人事业,投入891万元用于残疾人就业、扶贫及康复工作,投入376万元用于农民就业创业,投入180万元用于“盘龙区电商创业园”、“盘龙区氢创空间”及网店创业补助,投入5800万元用于环卫清扫保洁,投入4000万元用于社区办公用房建设,投入1500万元用于重点建设工程前期工作,投入2720万元用于挂钩帮扶禄劝、东川、香格里拉、宣威,投入600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投入3900万元用于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投入45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投入560万元用于鼠街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投入500万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前期工作,投入723万元用于“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投入573万元用于金汁河铂金大道至王大桥段河道加固应急工程,投入1775万元用于公路养护及中修,财政资金的投入有力保障了政府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到位、保障了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
(四)健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工作要求,我区今年来继续加强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和收回工作力度,增强财政统筹调配能力,截止6月30日,已清理收回各专户及预算单位上缴国库结余结转资金5326.52万元,统筹安排使用4365.69万元,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缓解我区财力紧张局面。
(五)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016年我区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工作首次纳入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共编报整体支出绩效目标182个,项目绩效目标622个,涉及金额131167万元。引入中介机构对昆明市盘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4家单位进行2016年整体绩效跟踪暨部门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对社区基层公共服务经费、校园修缮工程经费、内资企业市场监管工作经费等15个项目进行2016年项目绩效跟踪;对昆明市盘龙区农林局等4家单位进行2015年整体绩效评价,对校舍安全工程、城乡医疗救助经费等11个项目进行2015年重点绩效评价,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有机结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六)持续深化国库管理改革
继续开展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实时、全程监控各单位零余额账户资金支付活动,截止6月30日,预警各单位授权支付共计2251笔、涉及资金23916万元,占监控资金总量的31.83%;继续推进公务卡改革,强化库存现金限额审批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单位现金提取和使用量,预算单位办卡面达到100%;积极争取市级支持调度国库资金,缓解区级财政资金压力。
三、 上半年财政运行的特点及存在的困难
(一)运行的特点
1、 全面“营改增”带来的不利影响超出预期
按照“营改增”一系列文件的有关要求,以2015年营业税、增值税、改征增值税完成情况进行测算,盘龙区因“营改增”后分享比例变化带来的政策性减收约为41466万元,在主城四区中受影响最大。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优惠政策、生活服务业从原营业税税率5%,调整为改征增值税后按3%实行简易征收。这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也将会对我区财政收入产生直接影响。
2、 财政收入结构变化大,非税收入增幅较大、占比过高
上半年,全区税收收入完成133790万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0.66%,与去年同比减收(下同)15494万元,降幅达10.38%。其中主要税种收入情况为: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完成21718万元,增收879万元,增长4.22%;营业税完成39206万元,减收7884万元,降低16.74%;企业所得税完成10009万元,增收2263万元,增长29.22%;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5134万元,增收429万元,增长2.92%;土地增值税完成12114万元,减收7655万元,降低38.72%;契税完成11466万元,减收5400万元,降低32.02%。非税收入完成55565万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大幅上升,占比达29.34%(2015年上半年占比为20.68%),同比增收16646万元,增长42.77%,财政收入结构变化较大,财政收入质量呈现下降趋势。
3、 土地及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相关税收减收较大
长期以来,房地产业作为我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我区财政收入的支撑达58%以上,但今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我区土地交易成交量较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项目开工严重不足。房地产业涉及的契税、土地增值税均出现大幅减收,土地增值税同比减收7655万元,降幅为38.72%;契税同比减收5400万元,降幅为32.02%,严重制约着我区财政增收。
4、 民生支出平衡增长、财政支出刚性需求压力加大
今年上半年我区投入到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农林水、交通运输、住房保障、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的财政资金达164931万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85%,与去年同比增长3.38%,增支5385万元,民生支出增幅高于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2.77个百分点。同时,今年以来各项刚性需求不断增加,精准扶贫、政策性增资、重要道路受冻植物灾后恢复等项目都还需要大量财政资金予以保障,财政支出压力空前。
5、 政府性建设项目启动较多,建设性支出资金缺口较大
今年是“十三五”的第一年,我区启动了一系列政府投资项目,仅上半年,已投入3092万元用于两面寺立交连接寺瓦路工程、投入1650万元用于城市景观提升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投入1249万元用于农科北路新建、投入1023万元用于110千伏金瓦输变电项目电力通道建设、投入1176万元用于盘龙209号、210号道路建设、投入1928万元用于盘龙江景观示范带绿化工程、投入2000万元用于白邑寺公园建设、投入4200万元用于“五采区”植被恢复工作。下半年我区还要新开工建设一批道路交通、园林绿化、教育卫生、环保水利项目,建设性资金缺口仍较大,资金保障任务艰巨。
(二)存在的问题
1、 财政收入形势极为严峻
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面“营改增”后税收分享政策调整等政策的影响,我区上半年财政增收极为困难,税收的减收趋势日趋明显。上半年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虽然最终实现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正增长和“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但是,这一成绩主要是依靠区财政组织的非税收入超常规增长来实现的。在下半年经济形势难以出现根本好转和非税收入来源枯竭的情况下,要继续保持该增长态势和收入进度将难以为继,要完成年初区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16年财政收支预算和市政府下达的2016年收支计划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2、 国库资金紧张、资金统筹调度困难,保支出难度增大
今年上半年,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出现负增长,收入入库时间不均衡,同时,上级财政部门也因为相同的原因资金调度比较紧张,不能及时向区级调度资金,国库库款严重不足而刚性支出增长较快,严重影响了我区财政支出进度的完成,预计下半年收入形势将更加严峻,要完成全年支出和八项支出任务将存在较大困难。
3、 全年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前所未有
一方面由于今年财政收入能否完成年初区人代会通过的收入任务及市政府下达的全年计划数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刚性支出和建设性项目资金需求增长较快,压缩难度较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实现收支平衡的难度前所未有。
4、 项目前期工作严重滞后,开展项目融资难度较大
今年我区78个政府投资项目除少部分的前期工作较为顺利外,大部分项目均存在前期工作滞后的问题,要开展对外融资工作仍存在成熟度不够、储备项目过少、融资手段单一的问题,要实现顺利融资难度较大。同时,我区区级融资平台也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低,资产质量不高,主营业务利润和现金流较少,自身运营能力较弱等问题,也制约着融资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 下半年工作重点
2016年上半年我区财政收支达到了预算时序进度,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税工作仍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高度重视,突出工作重点、明确责任分解、加强督查督办,开拓进取、奋力攻坚,积极稳妥地逐步统筹解决,力争完成全年财政收支目标、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一)狠抓收入组织,确保应收尽收
一是调整完善抓收入的工作机制,支持收入征管部门依法征收,确保应征尽收;二是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加强对重点税源、新增税源的监管,加大税收增收潜力的调查研究,增强工作前瞻性;三是加大协税护税工作及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新出台的《盘龙区关于加快楼宇(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做好税源培育工作;四是加强纳税服务,营造优质、便捷、高效的纳税环境;五是继续加强非税收入征缴管理,确保非税收入依法依规足额上缴。
(二)合理控制财政支出进度,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各项刚性需求不断增加,重要道路受冻植物灾后恢复、2016年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北京路北端接西北绕城立交工程、“五采区”植被恢复、扶持楼宇总部经济等项目都还需要大量财政资金予以保障,财政支出压力空前。下半年将根据财政收入情况合理控制财政支出进度,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三)多渠道融资,弥补建设资金不足
截止目前,我区“五采区”植被恢复、北京路北端接西北绕城立交工程、地铁4号线、5号线征迁工作均已经开展了融资工作,其中,“五采区”植被恢复工作的2.8亿元融资已经得到落实。但是从全年项目建设的情况看,仍需大量资金保障,下半年将利用目前融资的有利时机,多渠道开展项目融资工作,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缓解政府资金支出压力。
(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认真落实中央、省、市促进经济发展及稳增长工作要求,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积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创新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扶持方式,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硬化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相关制度建设,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监督管理,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六)加大民生资金投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统筹支持各项民生建设。保障教育投入,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项目和资金安排使用的精准度,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社会保障财政投入机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离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政策和资金,完善扶持就业创业政策;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巩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资金支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科技融合发展;落实财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及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措施,支持食品药品、公共安全等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滇池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
(七)深化财政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全口径预算编报体系;强化预算管理控制及预算超收安排的法律约束;巩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长效机制,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实行债务分类管理和限额控制,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有效防控债务风险;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开方式,扩大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进国库管理改革,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不断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将全区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纳入动态监控范围;严格财政监督约束,整合绩效评价、资产管理、监督检查、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监管手段,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建立对各类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机制。
(八)提前谋划、做好2016年预算调整及2017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密切关注财政收入情况,并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根据下半年预算执行的进展情况,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为根本目标,提前做好2016年预算调整和2017年部门预算编制的相关工作,确保全区各项工作的平稳运行。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面对今年复杂的财政收支形势,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区委的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下,主动融入全省、全市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率先区、科技产业强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省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发展目标,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力争实现全年财政收支预算的完成和平稳运行,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