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钱宏俊
(2016年11月29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盘龙区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及公路养护和安防工程实施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 我区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管养道路(包括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等)共198条,共计672.79公里;其中省道1条7.03公里,县道7条共123.24公里,乡道53条共258.10公里,村道137条共284.42公里。全区行政村于2011年底全部实现村村通沥青或水泥路,通畅率达到100%。全区涉农街道共有自然村(村小组)330个,自然村通公路率为100%,通自然村(小组)公路路面硬化率为99.4%。
二、 我区“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建设、养护和安防工程实施情况
(一)“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建设实施情况
为达到盘龙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公路网目标,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基础性项目,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区政府2014年制定了《盘龙区农村公路“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扶贫村、新农村工作,优先建设覆盖面广、受益人口多、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道路。从2014年到2016年,全区共投资约1.37亿元,实施 “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82条,硬化通村公路224.6公里,预计到今年底,通自然村(小组)公路路面硬化率将达99.4%。同时,我区2016年来,深入实施干线公路的提升改造工程,投入资金5600万元,对麦大线、阿果公路、麦地塘公路和小石桥至撒马坪公路共40.2公里道路进行改造,提升道路等级,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
(二)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情况
一是实施公路大中修和改造工程,2014年至2016年,共投入600万元,实施了白邑村至化龙村、双松公路(刺梨山段)等6条公路改扩建和养护工程7.1公里。二是加强公路小修养护和日常养护,将全区农村公路全部纳入养护计划,全面建立养护管理机制,实现了“有路必养”目标,投入养护费用1111万元,进行小修养护面积约6.5万平方米,列养率达100%。三是投入578万元开展危桥改造工作,实施了农科院危桥改造、滇源冷水河桥维护、阿子营鼠街古城村小桥改造等8座危桥改造工程。四是实施水毁抢险工程,投入抢险资金700余万元,修复安全隐患点50余处。五是实施公路绿化工程,共投入1148万元对昆曲高速、西北绕高速、东绕城高速公路和7204公路两侧实施绿化种植,完成了交通沿线绿化种植面积达676亩。
(三)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实施情况
一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提高农村公路安全通行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安保设施,实施“五小工程”,对危险路段全面进行安全改造,着力提高农村公路通行安全性。2014年至2016年共投入经费1357万元,整治了169个安全隐患点,修筑长约11121米防撞墙、68796平方米标线、4283平方米减速带、300套标识标牌、800米隔离栏。通过以上安保工程的实施,我区农村公路通行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率和事故死亡率大幅下降,根据市交警六大队统计:2015年与2013年相比,我区事故发案数由423起减少到292起,事故死亡人数由68人减少到30人,特别是山区农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年大幅下降,2013年为9人,2014年为5人,2015年仅为2人。
三、 主要工作措施
(一)规划先行,提前谋划布局。为统筹规划全区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我区提前制定了《盘龙区农村公路“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实施方案》,较好地指导了我区农村公路的建设工作。
(二)加大投入,提升保障水平。自2014年开始,区政府就专门设立了农村公路专项安保工程资金,并将农村公路养护的配套资金纳入区级的经费预算,适时提高乡、村公路的养护费用补助标准,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保障。
(三)规范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在农村公路的设计上,注重对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在控制工程造价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尽量利用原道路,最小限度地占用林地和农地,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工程质量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做到工程质量监管的全覆盖。
(四)重建重养,夯实管养基础。明确县、乡、村道路养护主体,落实相关责任,将乡村道路养护工作纳入对区交运局的目标责任考核,确保岗位职责明确,建立健全公路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安保,强化配套建设。做好道路安保设施建设,在农村公路陡坡、急弯危险路段增设防护墙,完善警示标志,实施“五小工程”,提高农村公路通行安全性,推进农村公路危桥加固维修工程,不断消除安全隐患。
四、 存在问题
(一)农村公路建设标准相对较低、抗灾能力弱。我区早期建设的道路路面宽度多为3-4米,通行能力受限,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运输和出行需求,同时由于我区农村公路基本都处于水源保护区,受水源区保护政策限制,联网道路的新建规划、土地、水保和环评手续难以办理,只能利用现有道路局部改造,道路等级和标准提升难度较大。
(二)超限超载严重,损坏公路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我区通村道路建设标准较低,设计标准与实际荷载存在较大的差距,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农房建设和农产品运输的超重车辆增多,对公路设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害,致使公路养护投入不断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缩短。
(三)交通安全隐患不断增加。我区“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实施后,由于道路通行条件得到改善,车辆行驶速度加快,但部分支次公路受地理条件和建设投资的限制,等级较低,坡陡弯急,在警示标志标牌、防护栏杆、防护墙等安全防护设施未完全配备到位时,交通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五、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工作力度,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放大财政资金效应,积极争取银行的贷款支持,整合各类资金,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农村公路投入力度,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进一步完善优化交通网络,将我区村级公路建设与干道规划相结合,继续推进“村村通”和路网联通优化工程,将滇源街道办事处杜钱山村、小白龙村道路硬化工程纳入计划尽快实施,2017年力争实现全区通自然村(小组)公路路面硬化率达到100%。计划实施小河公路提升改造、白邑新大街至松阿公路、白邑至下院村公路路基改造、2017年路网联通工程和农村客运网络线路及站点建设,开展重点项目茨坝石关村至阿子营公路隧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工作。
(三)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配套设施和安保工程建设。在农村公路陡坡、急弯危险路段增设防护墙、钢护栏等安保设施,完善警示标志,完善路肩、边沟、绿化等配套工程,提高农村公路通行安全性,抓紧推进农村公路危桥加固维修工程,逐步消除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提高农村公路安全通行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乡村道路路政管理,建立 “三级联动”路政管理机制,完善路政管理机构,明确区、街道、社区三级路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职责,配备相应路政管理人员和车辆,确保路政管理工作到位。进一步维护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制止沿路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行为,严厉打击农村公路上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加强农村公路沿线环境治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农村道路建设和管养维护工作与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区委的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下,围绕省、市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不断深入推进全区农村道路建设和管护工作,为盘龙区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