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街道基本情况
茨坝街道地处昆明市北郊,盘龙西北部,坐落在“北走蜿蜒”之称的长虫山和龙泉山之腹地。东面与北面分别于龙泉街道和松华街道相连,南面与西面与五华区红云街道办事处和沙朗街道办事处接壤。东西最大距离4419.55米,南北最大距离9037.92米。茨坝海拔1934至2543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4.9℃,多年平均降雨量960毫米,地质为酸性红壤。辖区面积38.65平方公里,林地25.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6.23%,规划区10.6平方公里,建成区7.8平方公里,下辖7个社区,常住人口11万,以汉、回、苗族为主。
二、 经济发展情况
(一)拥有丰富的生物科研资源。街道有8家科研机构,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0个、分析测试机构4个,两院院士4人,万、千计划人才16人,杰青17人,百千万工程人才18人,院士工作站10个,在校大中专学生4万余人。聚集了全省80%的生物科研、人才、技术成果资源。
(二)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辖区内有公园4座,自然环境和空气质量为全市最宜居区域之一。
(三)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辖区内有省级文物2处,市文物2处、区级文物5处,挂牌保护文物7处,三普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3处;道教宫观两处,佛寺、清真寺、基督教堂各一处。
(四)产业发展定位。作为“三区”之一的茨坝生物产业片区,茨坝街道将着力以生物科技产业为核心,依托老旧工业厂区腾笼换鸟和片区转型升级改造,加大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整合资源,打造“国家级生物科技创新示范园、云南创意型总部经济集聚区”。以旅游服务、大健康养老养生、金融、现代物流、3D打印、智能制造为辅助产业,创建校区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孵化器等科研平台,开展科研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运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大力发展创新工场、创新产业、新型孵化器,实施“互联网+”,建设一批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和服务平台。
三、 街道人大工委概况
2004年8月31日,经昆明市盘龙区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决定将昆明市官渡区人大常委会茨坝街道工作委员会更名为昆明市盘龙区人大常委会茨坝街道工作委员会。目前,街道人大工委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一名、工委委员四名和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组成。
四、 街道人大工委工作开展情况
围绕茨坝片区以生物研发为基础,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发挥产学研园业一体化优势,延伸生物产业孵化、服务功能,辐射带动教育科普、文旅、大健康产业发展,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的规划定位,街道人大工委主要亮点工作如下:
(一)开展社区治理专题调研。街道人大工委紧紧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重点聚焦社区治理、服务中的一些基础性、苗头性和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履行人大职能,为党工委决策当好参谋,稳步推进街道各项工作有序的发展。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带队,到辖区7个社区开展社区治理专项调研,针对社区反映的困难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并形成专项调研报告,为街道推进社区治理工作建言献策。
(二)代表活动富有成效。人大代表作为人大工作的主体,作用不言而喻,只有代表作用充分发挥,才能推动人大工作不断进步,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稳步向前。近年来,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代表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代表活动。同时,积极做好代表履职的服务保障和考核工作,充分激发代表队伍的新活力。代表们视察了辖区871文化创意园区建设、茨坝生物小镇建设情况、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环境治理情况、辖区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每次视察,代表们都提出意见建议,人大工委讲此反馈到街道办事处,街道积极办理相关意见。
(三)走基层、促帮扶,代表引领作用充分凸显。街道人大工委把组织代表开展走基层、促扶贫工作,凸显代表脱贫攻坚的引领作用。街道人大代表团到东川区阿旺镇双龙村开展扶贫调研,充分了解阿旺镇双龙村脱贫情况,代表们注重针对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做到聚焦精准,真帮实扶。同时代表积极参与街道“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慰问工作,为困难户送粮油,充分体现代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服务宗旨。
五、 联系方式
茨坝街道人大工委办公室设置在盘龙区人民政府茨坝街道办事处内,位于青松路8号,
联系电话:0871-65849112,邮编:6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