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盘龙区人大常委会班子领导带领区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委员、部分区人大代表,对区政府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视察。区政府办、区水务局、滇源街道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视察。
视察期间,代表们一行先后深入滇源麦地冲片区供水工程项目现场、滇源大石坝水厂,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现场问询等方式,对我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推进情况及难点问题进行了全面、客观了解,并围绕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质监测、加大水费征收、宣传力度、加强取水口水源保护等方面,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视察中,代表们对我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系统规划,形成体系。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动能。盘龙区要立足“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定位,结合已完成的36个村(社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进一步摸清基本情况,从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发展和推动减污降碳协调增效四个方面系统规划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进一步发挥水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优化、倒逼和促进作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高水平保护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是分布实施、久久为功。要紧扣“幸福盘龙”建设要求,通过“水库蓄水、河库连通、库库连通、应急补水、计划用水、综合调节”等工程,积极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各有关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扛牢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政治责任,久久为功,长效推进,让群众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真抓实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水文章”。要持续聚焦水源稳定、工程建设、动态监测、水质安全、运行管理、问题办理等重点,分阶段、分区域、分类型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进度,稳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三是因地制宜,创新方式。要结合水源区实际科学谋划供水布局,全面分析农村饮用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现状,深入查找短板,打破城乡、区域界线,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构建完善的区域农村供水整体布局。水费收缴使用工作要紧扣村情、水情和民情、结合供水工程类型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形式多样的收费方式。
四是健全机制,综合施策。要健全完善农村供水长效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专业化管理。明晰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建立合理水价机制,强化水费收缴,辅助必要的财政补助,确保工程发挥效益。强化资金保障,多措并举,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社会投资、捐资;鼓励群众筹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充分调动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把政府财政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先补。
五是联通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农村饮水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作,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有分工、又有配合,密切协同开展工作,为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提供保障。